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日媒:用数字技术留住云冈石窟

来源: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云冈研究院表示,云冈石窟数字化工作起步于2003年,截至今年夏天已经完成1/3的洞窟信息采集。石窟的数字化中还使用扫描精度可达0.03毫米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支持8K影像的摄像机,

据云冈研究院表示,云冈石窟数字化工作起步于2003年,截至今年夏天已经完成1/3的洞窟信息采集。石窟的数字化中还使用扫描精度可达0.03毫米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支持8K影像的摄像机,此外还设立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以处理庞大的数据,其中还配备可以欣赏VR和增强现实(AR)影像的展示设备。

日本《西日本新闻》9月5日文章,原题:利用数字技术保存世界遗产:中国云冈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近来当地有关保护单位使用精密的3D扫描仪等先进的测量机器,制作云冈石窟的数字档案:一方面利用流失到海外的佛像的电子数据进行风化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另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VR)等现代技术保存云冈石窟景象,让游客能够“云”游石窟。

目前云冈石窟约有200余尊佛像流失海外,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海外藏家能‘返还'丢失佛像的数字数据,让我们能运用人工智能再现石窟过去的样子。”(作者坂本信博,严格译)

云冈石窟是5世纪下半叶北魏王朝时期建造的石窟寺院。其主要洞窟约有50处(现存主要洞窟45处——编者注),东西绵亘约1公里,现存约尊佛像。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观光胜地,但近年来云冈石窟佛像的风化成为一大课题。

文章来源:《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网址: http://www.gwdzcljszz.cn/zonghexinwen/2022/0907/706.html



上一篇:肠息肉电子结肠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获批
下一篇:国外电子测量技术论文前言(关于电子测量技术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投稿 |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编辑部|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版面费 |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论文发表 |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